二月五(日)
各方朋友:
幾些兒忘記了怎樣打字,是時刻向大家可能說人生再見的時刻,不要怕,多謝家人姐姐、太太、母父、妹弟及女兒,多謝一切人生經的事物,不一亙足。
再見了,有機會再見!
趙來發
這數天特別多謝林敏怡姐的關心,還有銅人療法幫助,謝謝!
阿麥太功課簿 (23-07-2009)信報 Lydia 一切都是值得的 半年兩個葬禮,先後送走了兩位當年學生報《學苑》的編輯。一月送趙來發,七月送蕭敏華,兩位都是好朋友,在《學苑》的寫稿生涯影響了共事的同學。發仔在文化界有名氣,文筆和思路都超凡,別樹一格。而敏華則在考取法學資格之後在法援署工作,後辭工參選立法會議員。 兩位好朋友,一位是久病,一位是意外,兩位都壯年而逝,先我們而去。一眾好友在送發仔以後,相約聚會吃飯。怎知還未成事,又來一個電郵,敏華又走了。我看着電郵的名單,不是太長啊!我們都未「真正」的老啊!但忽覺其實大家都「不再年輕」了。 發仔的送別儀式採用佛教誦經儀式,參與的人也感染了誦經的祥和安寧。敏華信主,舉行了一台彌撒,在禮成後互道平安。神父說人生不在乎長短,但求燦爛光芒,只看她所已達成的事和爭取的過程。這些話聽在心裏,着實痛楚,是安慰還是無奈卻得要接受的現實? 在堂中一個大花園,寫上「父母輓」三字,就這三字就包含了父母無限的哀痛,白頭人送黑頭人,老年喪子喪女。幾十年的愛和栽培,怎能用三字來形容,但又道出此情此境的無奈。 兩位朋友都找到交託的宗教,都找到了心靈的安慰,在接受人生的厄運和逆境時都得到了支持。到今天我還保留發仔的網誌在我的Toolbar上,因為他說:「不要怕」,怕生、老、病、死、孤獨寂寞,都是總要來的,人總要勇敢生存。正如小宇所說:「It's all worthwhile after all」。畢竟,一切都是值得的,到最後化為塵土,莫非一場白造化?珍惜朋友,活在當下就是了。 |
|
給《溫暖人間》的讀者 發仔在《溫暖人間》【社會觀察 360】專欄的最後一篇稿,原本還有一小節內容,當時只因字數太多,我就將它了留起來,打算放入下一篇專欄…… 這段小文應該插在「生與死」之上: 4.肥與瘦 醫院字典 2. 電器用品充電 3. 醫院食物 4.肥與瘦 5. 生與死 1.醫院男 2.木櫃男 3.半醫院男 註:這兩篇專欄文發仔說過想放在其網誌上,也得到《溫暖人間》的允許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