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點鐘,我另約《明報周刊》曾秀霞訪問,談如何閱讀《通勝》一書,今天懂得閱讀《通勝》的人不多,由傳統庶民生活手冊,演變為今天的廟祝算命書,卻是中國古典文化的載體,其實叫人有點意外。
兩點幾,往荔枝角Club O分社,本來是試菜會,但我遲到。其實,我食量小,食不了多少。
傍晚,往銅鑼灣上顧修全的課。今晚,不太舒服,當然縱使不舒服,也不會告訴別人,另又可告訴誰。
三點鐘,我另約《明報周刊》曾秀霞訪問,談如何閱讀《通勝》一書,今天懂得閱讀《通勝》的人不多,由傳統庶民生活手冊,演變為今天的廟祝算命書,卻是中國古典文化的載體,其實叫人有點意外。
兩點幾,往荔枝角Club O分社,本來是試菜會,但我遲到。其實,我食量小,食不了多少。
傍晚,往銅鑼灣上顧修全的課。今晚,不太舒服,當然縱使不舒服,也不會告訴別人,另又可告訴誰。
Colee/崇菲師兄:
持咒讀音,不管是佛家或是道家,都是大學問,不是路人甲式的小玩藝兒。這裡不妨談一些個人經驗。
這也所以為何藏傳佛教重視由上師傳法這一環節,如咒語,普通如《阿彌陀佛咒》,本來毋須上師傳咒,也可唸誦,但如果是由上師所傳,效果便完全不同。
崇華師兄:
讀你給我的分析,忽然有所感悟。因為抱病三年,有人說我是行衰運,有人說我是行好運,你知病人比較膽小心弱,我也不例外,我一直弄不清楚當下的處境,有時會希望旁觀者清,給我一點不流於安慰、應酬或是責備的意見。
老實說,三年來能給我這樣意見的人不容易遇見,師兄是修道之人,精通《道德經》與命理,又是同門師兄弟,你的分析給了我不少新睇法,稍後有緣在洞相見,希望能進一步請教。星期日明報/乜嘢食經
由瞎吃到悟(我原來的題目是:瞎吃)(分段或跟見報不同)
有朋友說:現代飲食經營之道,不是要吃得好,要是要讓顧客「瞎吃」。
美國一位研究飲食心理學的專家Brian Wansink,以Mindless Eating為題寫了一本書,書名副題是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(為什麼我們吃下去的,比心裡想的還要多?)
針對的,不是「如何吃」的技術問題,而是如何在現代世界生存之道。
(閱讀全文)中午,炮台山見梁醫師。之後往中央圖書館寫作,至六點,吃了點東西很,往中環大會堂,聽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SPACE的音樂會《由莫扎特至披頭》。
談至近十一點,和鄧海超及吳可宜,搭地鐵回荃灣家。
早上十一點,往香港電台電視部開《4維賣藝》工作會議,談最後幾集的內容。
會議後,往中環鏞記酒家,出席李嘉誠基金會飯局,介紹醫管局的寧養(善終)服務,出席者有瑪麗醫院的梁道偉醫生、屯門醫院施永健醫生、李嘉誠基金會的羅慧芳、陳瑜、張景如,此外還有香樹輝、蘇狄嘉、林超榮、梁新燕、葉小明、黎文卓、鄧達智、葉潔馨。
晚宴的Event Management由崇訊師兄統籌,十分有效率。我負責庶務,但抵達時崇巧師兄已完成工作。弟子之中,我算不肖,既無制服,又不勤力。是晚一眾師兄弟,勤力團結。叫我想起武俠小說中的華山派、聚賢莊之類搞武林大會,同門師兄弟各司其職的場面。我幫手了一會錄影拍攝,但最後還是坐下來吃東西。
(晚宴中的羅天大壇,最上的神紅-紅布-是傳統道堂酬神活動時的拍賣品,最利經商者,今天的成交價是十六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,取其意頭,由神秘人投得。)
(左起:章園師兄,崇訊師兄,德強師兄,崇煋師兄和他的招牌笑容。)
工作會議。之後,在區惠蓮車上,何鸞(基督徒)見我狀態差,為我祝福祈禱,內容很感動。她說,我的深層悲傷,源自在內心深處的愛──感受到的愛不足夠。
中午,往炮台山見梁醫師,之後,往中央圖書館寫稿,至旁晚回家。這幾天,很忙碌,要寫的稿很多,今天修改了給AM Post的稿,寫了一篇給《溫暖人間》的稿,給港台電視部節目《4維賣藝》第十一集的Synopsis,寫了一本小說的引言,覆了幾個電郵。
狀態中下。中午往炮台山見梁醫師,因商場沒有空調,有點焗,不過可平衡室外較清冷的天氣。
之後,往中央圖書館,繼續寫作,完成給《文化現場》的長文。傍晚,往銅鑼灣,上顧修全教的八字課。至十一點四十五分下課回家,今天動了一天腦筋,又是倦極而睡。
梁醫師認為許多人們只是經絡閉塞,並非真的走火入魔,其或受環境中的負性能量干擾,而不是真的受「靈體襲擊」,不特別理會,或採月一般治療的方法,都可解決。難處理的不是「病情」本身,而是「病人」本身的恐懼。而「走火入魔」與「靈體襲擊」應是兩個獨立的題目。
我打算把這些題材寫成文章系列。
之後,往中央圖書館,給《文匯報》寫了一篇文章,寫Blog和回覆電郵,整理八字班資料等等。
Mentee:沒有人陪我去,只好找了去年港大的Mentee,Emily Liu,她是陳奕迅歌迷。
回應留言:
1949年之後,中國大陸政府嚴禁道教徒扶乩,與皈依仙聖當弟子,所以這種傳承千年的道脈,暫時中斷。流落台港兩地的道教文化,有一半操控在江湖三教九流手中,另一半則由道堂以做法事為主的經生掌管,對扶乩進一步神秘化,就算是道堂弟子,有時亦難窺其堂奧。多年來接觸所及,我想扶乩文化,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。我只是一知半解,所以也不想公開多言。有機會再分享。
早上十一點往上環藝術發展局開會,與ADC談政府對文化雜誌落實後安排,當事務性的程序完成後,便會收到撥款,忽然覺得工作殺到埋身。完會後,和歐惠蓮在咖啡室談了一會出版安排。從現在開始要找辦工室,建立編輯部門,組織內容,安排工作。如果可以,希望雜誌能在四月前出版。
下午二時半,順路帶歐去炮台山見梁醫師。後回家,累,狀態未回復。
早上十一時半,往炮台山見梁醫師,遲到。下午,往中央圖書館寫作。傍晚回荃灣家拿忘記帶的東西,七點半到港大,參加Mentorship Programme的Focus Group,有七個Mentors出席。Mentorship是港大十年前開始的一個聯繫社會人士、畢業生與本科學生的活動,本身發展出來的Synergy相當複雜。今年是十週年,是檢討的時候。
我也是大學的一位Mentor,不過,是參加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Programme,帶了幾個Mentees,仍聯絡的還有兩位。
後往堅尼地城家執拾雜物。十一點回荃灣。是晚很冷。
早上十一點半,往炮台山見梁醫師。一點半和SPACE的Diana與吳可宜,在金鐘吃泰國菜。三點幾住佐敦道,見周大偉醫師。六點往港大。七點參加Mentorship Programme的Focus Group,有七個Mentors參加。八點半後回荃灣家。睡前,又是有點不自在,心裡不禁會想,冤親債主總不肯放過。
中午往尖沙咀,辦一些投資事務。下午往堅尼地城購買個人用品。回荃灣家。
傍晚,往新蒲崗利園酒家,參加一個名叫慈恩基金會的慈善組織的十週年晚宴,筵開二十席,齋宴,熱鬧而擠迫。是鄧明儀Elaine約的傳媒席,她的先生也一起來。是晚餘慶節目,主要是粵曲卡拉OK。慈恩主要活動是在內地山區興建學校。
回程時,在九龍塘地鐵站,踫見陳婉瑩與馬靄媛,剛在港台做完節目。
早上,仍沒有一個星期日成功往元朗金蘭觀的氣功班。因為天氣轉變,精神不好。
下午往維多利亞公園,參加爭取2012年雙普選遊行,踫見繆熾宏、曾嘉燕、張月鳳、方敏生、張育堂等。六點鐘,到中環,回荃灣家。晚上,寫作。
(這一趙的新聞主題是公民抗命Vs法治原則,但實際是對曾蔭權政府管治手法深層結構的挑戰,所以遊戲不易玩。)
(遊行不單只是糾眾示威,它是泛民組織重整聯絡網絡,籌款聯誼,測試特區政府社會管理,製造宣傳機會,乘機步行運動,調節社會大眾與反對派能量,重新布陣作法的活動。所以,每隔一段時候必須找個籍口遊遊行,示示威。)
想起今天要做很多事情,不知如何入手。十一點半,往炮台山見梁醫師,他開始多給我施針。
之後,去吃了齋飯,往中央圖書館寫了給《溫暖人間》與《明報》的稿,再往銀行辦了一點事。去Mc Cafe喝了一杯咖啡,想想事情應該怎麼做,人生有點--不懂形容。
然後往堅尼地城家,收拾一點雜物,見妻女面。
晚上折回銅鑼灣,上了大半課「八字班先修班」,然後回家,為港台節目補充了一些資料。
早上起床有點辛苦,中午往炮台山見梁醫師。
一點半往石塘咀金滬庭,和港大DAAO的同事,歡送Kiki,她轉往JMSC工作。後在DAAO辦公室寫作,手頭的工作,與面對的人事,又再開始複雜。
晚,往銅鑼灣上八字課。
星期日明報/乜嘢食經
咖啡傳奇
在藍月的日子,如果你流落紐約街頭,你最可以做的,大抵是在滲透淡薄月色的街頭,踏入燈光暖黃的街角餐廳,泡一杯奶味濃郁的American Coffee。
當然,如果不喜歡缺乏個性的美國咖啡,還可以選擇Cappuccino或Caffè Latte。
一杯甜苦交雜的咖啡,能解千愁,叫落泊天涯的異鄉人,有回家的感覺,雖然你未必知道家在哪裡。
有一年,我在芝加哥,在街上遇雨,狼狽走避,躲入街角的星巴克,跟當地的上班族一樣,邊呷咖啡,邊等待雨停。
咖啡跟音樂一樣,也是國際語言。
(閱讀全文)
早上,十一點半,炮台山見梁醫師,今天有點外感跡象,早上起床頭有點痛。中午後,往太古坊辦保險事宜。下午回荃灣仁濟醫院。談了一些家事。
天氣回暖,有霧。
早上起來,仍有外感現象,晚上睡眠狀態不好,未能改善。中午,往華景山莊,陪劉松飛住持,訪問葉天發道長,是談弘道的問題,但我未有擬定核心題目,正整理葉道長交來的文章。葉道長家窗明几淨,大隱於市,健談。
四點,往炮台山見梁醫師。
早上十二時,往炮台山見梁醫師。然後往佐敦道,由阿May姐帶我去一家中醫診所,見的中醫師名叫周大偉。
等候時,一個人往附近的喜耀書室看書,與寫香港電台的稿件。
回應留言:
qchat123hk:佛偈容易說,多謝你的提點,也想聽聽你對因果、煩惱與修行的關係的分析開示,這是各東方宗教的共同題目。
Wendy:多謝你的關心與鼓勵,也希望你在2008年一切順利、生活愉快!
路人甲:祝你在2008年如意吉祥,百呎杆頭更進一步。
Linda:祝你工作順利,生活偷快!
莉莉:你是否指阿邊個,我不認識他,但看到他逝世的報道,節衰順變。
讀信報人:多謝你的分享,你現康復了,真好!另,在張愛玲原版的《色戒》中,並無逛尖沙咀購物一段,李安電影版中加此一段,又未嘗不可,只是有點突兀。
Leona:既然如此,就讓召喚開始吧!──好像招魂,一笑!
田野人師兄:你的名單是對的,但明儀的也沒有錯,可到此網頁看看:吳中四大才子,原來周文賓此人是虛構的。
James:涉及別人私隱,不宜公開,你不如給我你的電郵地址或聯絡方法,讓我交給Helen。
Colee:師兄,已談過了。
Vitasoy:唉!一言難盡。
MK:情況今年較複雜,讓我想想,盡快跟你聯絡。
孔昭:繼續聯絡,讓我也找找你。祝新年進步!現在應沒有肚痛了吧!祝身體健康!
巧兒:祝身體健康,遇事如意!
Readandeat:有機會真想再去紐約住下,不知現在紐約有冇咁癲。
(素食最難做應數飲宴,因為素食者有很多不同的Perferences,有人不吃菇,有人不吃五辛,有人不吃蛋,有人不吃加工食品,有人不喝奶,有人不吃白飯,但又有人除了肉全部都吃。)
今次的身份是「周兆祥博士的友人」。
(農作物--提醒我們這是一個農場舉辦的活動)
全有機菜譜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