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二十九日(一),是日日誌:天陰有雨,清涼如水,睡醒,又是另一天,另一場景。早上無事,寫作,書稿大致寫完。中午趙家苗放學跟隔鄰樓二年班同學仔去跟人講數,追回遺失鉛筆一枝,真夠胆。下午帶趙家苗往港大借電腦用,後一家三口吃飯於大學宿舍村何東夫人紀念堂旁之莉碧加餐廳。
回家,無事,看亞視新劇《情陷夜中環2》,不夠十五分鐘已睡著。轉NOW看《安娜與武林》,同樣十五分鐘又睡著。Holy Cow!
覆Arden:我們總希望把事情變得簡單,儘管還未病好,但我已在想下一步,該做什麼,我把願望交托藍天,說請給我一點值得投入的事情去做。你或許比我簡單,你是醫師,而且是很有前途的醫師,方向很清楚。
所以說,簡單就是美。這兩年值得總結的經驗可能很多,其中一樣,大抵是凡事只要有心──把真心交託出來,上天總會給你機會。把心交托出來,說是容易,這一陣子,才明白,不能光是咀上說,還要切切實去體驗把心交出來的感覺。
最近寫《讓沉默說法》一書,寫了一段:
「大病一場,總會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,相信會有什麼神秘體驗與神聖恩賜。大死一番後,再執筆時,計劃大幅刪改。但寫了兩稿,電腦中途都壞掉,每次同樣趕不及抄錄備份,近十萬字的文稿便失掉,迫得重新再寫。好事多磨,埋怨上天為何要這樣折磨我。
因有病痛而求神得癒,以為「以病入道」是宿命的因緣,想像力豐富的人,更會編造多種關於靈異經驗的故事。然而,如果再有病痛,求神無靈,修行人的信仰便容易因此而動搖。好事多磨,這可以是一種修行陷阱,無法上升至智信的層次。社會學家韋伯(Max Weber)認為這種宗教體驗,有類巫術。當然,你或會問:就算是巫術有什麼不妥?」
此段有些靈感,來自佛光山《普門學報》的一篇文章。
我不想讓自己陷於迷信,對種種靈異經驗,總想找到合理解釋,畢竟我是讀社會科學的人。最大的靈異經驗,莫如這場病,莫名其妙地來,又莫名其妙地好轉。
現在稍好轉了,又覺得人生匆匆,默默地看著周遭的人在奔忙,人與人之間仍是那樣拘謹,那樣Being kept by at arm's length,在人生餘下來,或多了出來的日子中,還有什麼好做?
忽然給自己說笑:不如去創立一個新宗教,真像是天方夜談,但既然什麼也可想像一番,這又不應當作純然說笑。
教人創業的人常說:To think big,這夠大了吧!
題外話:想找你解決一下情緒的問題,可以嗎?我想是小事,如遇有情緒,去練一陣子氣功,會有一點改善。
覆陳嘉銘:嘉銘,你的留言不短,很感動,給我一點時間,再作回覆。